回眸与展望
Look back and Look ahead
——记学前学院大学生“桦墅”七天暑期社会实践
2016年7月12日,志愿致远和卓培实践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支小分队手中。
江苏第二师范学前教育学院“彩虹伞”志愿服务团队携着志愿精神,带着责任与情怀,以“关爱农村儿童、倾心文化传递”为核心诉求,参与到美丽乡村桦墅村的文化建设中。在这短暂而又充实的七天里,与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一起学习,一起嬉笑,撑起夏日里遮阳挡雨、亲情呵护的彩虹之伞;立足乡土,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,共同架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桥梁;将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,引领自我走向志愿致远、传承并进的卓越之路。
一、志愿致远 薪火相传
在这七天的暑期志愿活动中,我们以蓝天白云为教室,以小桥流水为教材,在自然素材、文化传统和现代知识的融合中,给予孩童成长的陪伴与亲情的呵护。考虑到孩子们对乡土文化的热情,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带领他们在户外开展活动。孩子们张开双臂,兴奋的奔跑,躺在彩虹伞上拥抱土地,随着彩虹伞的律动亲吻蓝天。周国平说“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,报酬都在眼前”。的确如此,草坪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是我们志愿者们最好的报酬,即使满身是汗,心情依旧明朗。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在桦墅这片灵韵的土地,我们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以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——“生活即教育、社会即学校,教学做合一”,真正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探索专业成长的道路。
彩虹伞志愿服务团队不仅是对学前学院关爱农村儿童“彩虹伞”系列志愿活动的接棒,亦是我们卓培班级的一次新的探索。在这里见识到农民忠于土地的朴实,在这里感受到孩童渴求知识的热切,在这里感悟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。
追求卓越并不仅限于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,扎根本土文化,汲取城市养分,以平等的姿态、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处需要我们的孩子,用传承的动力与知识的力量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,这才是一个广义的卓越,一个新兴的卓越路上前行者。
>>>> 二 、彩 虹 伞 下 携 手 并 进
“赤橙黄绿蓝靛紫”,这七色的彩虹伞也象征了我们这七天的历程,未见的期待、初识的忐忑、玩耍的欢欣、陪伴的感动、相知的喜悦、离别的不舍、携手的幸福。一切都只是开始,我们还会再见。
QQ群里的互动,大家诉说了别离的不舍与未来的期待。
李曼雪:
在最后一天汇报表演结束时,很多孩子都舍不得我们,我们也快哭了,像个老婆婆一样唠唠叨叨,萱萱你要勇敢一点,朱盼桦你要乖乖听奶奶的话……
我们约定以后还要见面,到那时,你一定是最好的你。
吴一凡:
短暂的暑期实践已经结束了,但是闭上眼好像那棵大桦树还在眼前,我们在桦墅下嬉戏打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挥之不去。
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,给孩子们带来快乐,也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董文琪:
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我希望我们这次志愿服务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爱的种子,能够成为他成长路上的推动剂。
亲爱的孩子们,一定要幸福健康平安的长大噢,我们有缘再见。
我们会通话,会视频,还会再见。
彩虹伞下,携手并进
>>>> 三 、路 在 脚 下 你 我 同 行
快乐的日子像是指缝中握不住的沙,我们忙碌却充实,前行且坚定。很快就要到与大家作别的日子,为了更好地传承美丽乡村文化,让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完美收官,我们与孩子们一起举办了“这个暑假不孤单,与您乡约”的文艺汇演。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这七天的精彩历程,我们准备了两个展演会场。
我们先在主会场——“露天凉亭”闪亮登场,小朋友们跳了有趣的开场舞“咋了爸爸”,全场氛围一下嗨起来。我们志愿者也带来了精彩演出,雷诗涵同学的扇子舞“咏春”和李曼雪同学的长笛演奏“月光下的凤尾竹”,舞姿曼妙,旋律悠扬,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。宋琳悦小朋友大胆PK我们志愿者,在 “埃及娃娃”动感音乐中,大秀肚皮舞。吴子吟老师带来二胡独奏“赛马”,小朋友们都不由得甩动小手,跳起骑马舞。在范中天老师的悠扬歌声中,我们结束了主场秀,带领小朋友们去百年桦树上领取爱的小信封。在树下我们合影,眼泪在打转,不舍的情愫在发酵,恋恋不舍地对每个小朋友叮嘱着我们的期冀,别因这短暂的离别而伤感,我们还会再见。
稍作休整后,我们转战第二会场,在我们的活动室中展示了这七天的“快乐纪念册”。
>
随着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,立足乡土文化,融合城市文明,形成“固本溯源,发展特色”的新型发展模式,成为桦墅发展的首要任务。桦墅村蔡书记提出“大手拉小手,薪火相传,加强与高校、幼儿园等外界的合作,促进乡村的发展。鼓励媒体的宣传,加大影响力,让桦树能够成为兼具现代文明的特色乡村。”
西港中心幼儿园的陆园长提到随着城乡的一体化,现在大学老师的孩子与农民家庭的孩子都在他们幼儿园入学,儿童发展的差异性、多元性和融合性成为乡村幼儿园的新课题。
顺应这种融合的趋势,兼顾差异、尊重多元,才能获得内涵发展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,桦墅村村民的支持,西港中心幼儿园老师的帮助,学前教育学院老师的指导,志愿者的积极实践。所以我们这七天的“彩虹伞——关爱农村儿童,倾心文化传递”暑期实践活动不止是单向、单次的送温暖,更是美丽乡村建设、农村幼儿园发展、留守儿童成长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、卓培生专业实践的未完待续……这其中有无数个像我们这样的团队在奉献和磨砺中成长,正如尹坚勤院长所说:“这已经不单单是一期暑期实践活动,而是一件有情怀的事,我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”。这是大学生守护乡土文化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意识的觉醒,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社会担当和未来使命。
朴实的村落传递出最真诚的情感,大地的养育传递出最厚重的馈赠,教育的力量传递出重塑的生命力。“一切都只是开始,一切未曾结束”。我们的志愿之路不会停止,我们倾心文化的传递不会停止,我们致远学前的决心不会停止。
路在脚下,你我同行!
